亚太可转位刀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34.5675 亿美元增至 2031 年的 57.5689 亿美元。预计 2023 年至 2031 年期间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6.6%。
亚太可转位刀片市场细分为澳大利亚、韩国、印度、中国、日本和亚太其他地区。该地区由印度、中国、泰国、越南、新加坡、中国台湾和新西兰等多个发展中经济体组成。这些国家/地区正在逐步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此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低税率和关税以及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正吸引着制造业的国际参与者在该地区扩建生产设施。2022年11月,肯纳金属公司宣布在印度班加罗尔开设新的金属切削刀片制造工厂。通过这一战略发展,该公司旨在提升其产能,以满足亚太可转位刀片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正在推动亚太地区现代化和标准化制造业的增长,预计将刺激对金属加工机床和切削刀具的需求。因此,亚太地区不断增长的制造业预计将为金属加工机床和切削刀具提供关键的利润丰厚的机遇,从而推动未来几年可转位刀片市场的增长。此外,电子、电动汽车、航空、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将刺激上述行业对用于螺纹加工、切削、开槽和其他工序的切削刀具的需求。
有助于得出可转位刀片市场分析的关键部分是刀片形状、应用、尺寸、刀片材料和行业。
随着整个制造业对流程自动化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效且经济的制造运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动化制造流程和计算机数控 (CNC) 等高端技术相比传统的手工制造技术具有诸多优势。通过将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系统与自动化制造流程相结合,可以简化和自动化切割、钻孔、铣削、焊接和折弯等任务,同时减少对人工的需求并提高整体效率。自动化流程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工生产带来的错误和差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制造业对自动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可转位刀片市场的扩张。铣床可以同时执行多项任务,减少了对人工的需求,并提高了整体生产力。此外,技术进步也极大地促进了可转位刀片市场的增长。通过集成数控技术,可以轻松实现精确的切割和形状,从而提高了可转位刀片在金属加工和机械加工行业的普及率。
CNC 技术也有助于实现铣削过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整体效率。波音、福特、空客、卡特彼勒、丰田、苹果和三星等公司已成功通过制造工艺的此类进步提高了生产力。例如,波音公司多年来一直使用 CNC 加工技术,大幅缩短了生产时间和成本。此外,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改变可转位刀片在铣削、钻孔、开槽和螺纹加工中的应用。带有传感器的智能可转位刀片可以实时监测刀具磨损,并提供数据驱动的洞察,用于预测性维护和切削参数优化。因此,自动化制造工艺和先进技术的采用预计将为预测期内可转位刀片市场的增长提供重大机遇。
按国家/地区划分,亚太可转位刀片市场包括中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韩国和亚太其他地区。中国在2023年占据最大份额。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 (AISBL) 的数据,2023 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产量为 10.191 亿吨。金属生产行业的几家主要企业的总部都设在中国,包括江龙集团、中国宝武集团、沙钢集团和首钢集团,这些企业为中国金属生产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世界各地的许多企业都致力于在中国金属制造企业附近扩大金属加工能力,以降低运输成本并简化进口手续。中国金属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刺激了对金属加工机床的需求,包括可转位刀片等切削刀具。中国政府重视发展交通网络。根据创新与基础设施联盟 (AII) 的数据,2024 年政府将 GDP 的 4.8% 用于内陆交通,以支持道路基础设施的发展。 2022年,中国政府启动了120个高速公路和公路建设项目,公路总长约3600公里,投资额约270亿美元。另一项政府项目“一带一路”倡议(BRI)致力于开发新的贸易路线。2023年前9个月,中国重建了11.8万公里的农村公路;中国还计划到2035年建成46.1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由于这些举措,中国对金属结构的需求激增,这意味着需要金属铣削机械和可转位刀片来生产这些结构。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 年至 2023 年,中国汽车产量增长了 11.6%,2023 年产量为 3016 万辆,销量为 3009 万辆。2022 年至 2023 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了 23.5%;乘用车销量占主导地位,销量为 2606 万辆,与 2022 年的销量相比增长了 7.2%。预计中国汽车产销的增长将刺激对汽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和齿轮总成)的需求,从而刺激对金属加工机械和可转位刀片等切削刀具的需求。
报告属性 | 细节 |
---|---|
2023 年市场规模 | 34.5675亿美元 |
2031年的市场规模 | 57.5689亿美元 |
全球复合年增长率(2023-2031) | 6.6% |
史料 | 2021-2022 |
预测期 | 2024-2031 |
涵盖的领域 | 按刀片形状
|
覆盖地区和国家 | 亚太地区
|
市场领导者和主要公司简介 |
|
市场上的一些主要参与者包括山特维克公司 (Sandvik AB)、肯纳金属公司 (Kennametal Inc)、伊斯卡有限公司 (ISCAR LTD)、Hartmetall-Werkzeugfabrik Paul Horn GmbH、京瓷公司 (Kyocera Corporation)、英格索兰公司 (Ingersoll Rand Inc)、株洲硬质合金刀具有限公司 (Zhuzhou Cemented Carbide Cutting Tools Co., Ltd)、三菱综合材料公司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Gühring KG、YG-1 有限公司 (YG-1 Co., Ltd)、森拉天时公司 (CERATIZIT SA) 以及 Boehlerit GmbH & Co.KG 等。这些参与者正在采取各种策略,例如扩张、产品创新和并购,以便为消费者提供创新产品并增加市场份额。
本报告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遵循了以下方法:
研究流程始于全面的二手资料研究,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收集每个市场的定性和定量数据。常用的二手资料研究来源包括但不限于:
注:公司概况部分的所有财务数据均已标准化为美元。对于以其他货币报告的公司,数据已使用相应年份的相关汇率转换为美元。
商业市场洞察 (Business Market Insights) 每年都会与行业利益相关者和专家进行大量的初步访谈,以验证其数据分析,并获得宝贵的见解。这些研究访谈旨在:
初步研究通过电子邮件互动和电话访谈进行,涵盖不同地区的各种市场、品类、细分市场和子细分市场。参与者通常包括:
2023 年亚太可转位刀片市场价值为 34.5675 亿美元,预计到 2031 年将达到 57.5689 亿美元。
根据我们的《亚太可转位刀片市场》报告,2023 年市场规模价值 34.5675 亿美元,预计到 2031 年将达到 57.5689 亿美元。这意味着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6.6%。
亚太可转位刀片市场报告通常涵盖以下关键领域-
根据具体的市场研究报告,历史时期、基准年和预测期可能会略有不同。然而,对于亚太可转位刀片市场报告而言:
历史时期:2021-2022 基准年:2023 预测期:2024-2031亚太可转位刀片市场由多家关键厂商组成,每家厂商都为其增长和创新做出了贡献。以下是一些主要厂商:
Sandvik ABKennametal IncISCAR LtdHartmetal-Werkzeugfabrik Paul Horn GmbHKyocera CorporationIngersoll Rand Inc株洲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有限公司三菱综合材料Guhring KGYG-1 Co., LtdCERATIZIT S.ABoehlerit GmbH & Co.KG亚太可转位刀片市场报告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都有价值,包括:
本质上,任何参与或考虑参与亚太可转位刀片市场价值链的人都可以从综合市场报告中包含的信息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