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472.43 万美元增至 2031 年的 77,631.12 万美元。预计 2026 年至 2031 年期间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93.8%。
亚太地区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细分为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亚太地区其他地区。推动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该地区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不断上升。人们对污染的担忧日益加剧以及对环保交通方式的偏好日益增长,刺激了亚太地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此外,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各国政府正在制定多项政策。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制定了一项鼓励电动汽车普及的优惠政策。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IRENA) 的数据,到 2025 年东南亚约 20% 的车辆将是电动汽车,其中包括 5.9 万辆两轮车和三轮车以及 8900 辆汽车。此外,印度、韩国、台湾、越南和其他亚太地区国家/地区正在不断努力吸引一些企业,这些企业希望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而将其汽车制造工厂迁至上述国家/地区。为此,上述国家提供税收返还、资金和补贴,吸引更多制造企业来此设厂。2021年,印度政府拨款45万美元用于公共和共享交通的电气化,并采用了7090辆电动公交车。此外,2021 年 4 月,印度尼西亚政府宣布计划到 2025 年使电动汽车占国内汽车产量的 20%,即 40 万辆电动汽车。此外,2023 年 3 月,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宣布已开始在泰国建设新的电动汽车制造工厂,该工厂将从 2024 年起每年生产 15 万辆乘用车。因此,各国政府为生产电动汽车而采取的举措和支持性法规的增多,预计将推动该地区电动汽车的销量激增,这也将增加对浸入式冷却电池的需求,因为它们有助于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并防止电池热失控,从而推动亚太地区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的增长。
有助于得出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分析的关键部分是类型、冷却液类型和车辆类型。
全球对可靠电动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世界各地的企业和政府采取各种举措推动无化石燃料交通运输,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池需要更强大的性能,这就需要更高效的冷却方案。因此,许多市场参与者正在努力将浸入式冷却技术融入其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在浸入式冷却中,电池浸没在介电流体中,这种冷却方式比水-乙二醇系统更直接。由于流体直接包围电池单元,冷却过程迅速进行。如果发生电池起火,浸入式冷却技术可以立即阻止热量在整个电池组中扩散,从而阻止其他电池单元发生热失控。该技术还可以通过快速冷却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因意外老化而导致性能下降,从而通过有效的散热降低热失控的可能性。此外,这种介电流体还有助于防止热量传播到相邻的电池单元,避免在整个电池组中产生级联效应。
此外,浸入式冷却技术有助于解决泄漏保护问题,即使因损坏而发生液体泄漏,也能防止电气短路。它还有助于高速充电。此外,与水-乙二醇系统相比,浸入式冷却可帮助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8%。此外,它还能更有效地控制峰值和平均温度。与水基系统相比,它可以将电池峰值温度降低 5%,并使整个电池组的温度更加均匀。
市场参与者也在发布白皮书,进一步提升人们对浸入式冷却解决方案潜在优势的认识。2023年5月,为领先汽车公司提供全球数据和洞察的Netscribes公司发布了一份全面的白皮书,探讨了浸入式冷却技术在电动汽车(EV)电池系统中的潜力。这份题为《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浸入式冷却:提升性能和安全性》的白皮书重点介绍了浸入式冷却技术在电动汽车电池系统中的关键优势,包括改善热管理、延长电池寿命、提高安全性以及快速充电的潜力。因此,预计浸入式冷却技术在电动汽车电池冷却中的上述所有优势将为预测期内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的增长创造机会。
按国家/地区划分,亚太地区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亚太其他地区。中国在2023年占据最大份额。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国之一。该国拥有强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基础。该国已部署了超过 40 万辆电动公交车。此外,中国工业城市深圳已完全实现了公交车队的电气化。此外,在比亚迪位于中国的主要制造工厂,每 90 秒就会组装一辆电动汽车。2022 年 2 月,大众汽车计划从 2023 年起在中国每年生产 1000 辆电动汽车。因此,电动汽车的普及和产量不断增长,预计将增加对高效热管理系统的需求,以冷却电动汽车电池,因为这有助于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CAAM) 的数据,2024 年 9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290 万辆,环比增长 17%,同比增长 42.3%。因此,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促进了对增强型电池解决方案的需求,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从而导致了对浸入式冷却技术的需求。
报告属性 | 细节 |
---|---|
2023 年市场规模 | 472.43 千美元 |
2031年的市场规模 | 77,631.12 千美元 |
全球复合年增长率(2026-2031) | 93.8% |
史料 | 2021-2022 |
预测期 | 2024-2031 |
涵盖的领域 | 按类型
|
覆盖地区和国家 | 亚太地区
|
市场领导者和主要公司简介 |
|
市场上的一些主要参与者包括壳牌公司、GS Caltex Corporation、Engineered Fluids Inc、嘉吉公司、Rimac Technology Ltd、路博润公司、XING Mobility Inc、EXOES SAS、Mahle GmbH 和里卡多公司等。这些参与者正在采取各种战略,例如扩张、产品创新和并购,以向消费者提供创新产品并增加市场份额。
本报告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遵循了以下方法:
研究流程始于全面的二手资料研究,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收集每个市场的定性和定量数据。常用的二手资料研究来源包括但不限于:
注:公司概况部分的所有财务数据均已标准化为美元。对于以其他货币报告的公司,数据已使用相应年份的相关汇率转换为美元。
Insight Partners 每年都会与行业利益相关者和专家进行大量的初步访谈,以验证其数据分析,并获得宝贵的见解。这些研究访谈旨在:
初步研究通过电子邮件互动和电话访谈进行,涵盖不同地区的各种市场、品类、细分市场和子细分市场。参与者通常包括:
2023 年亚太地区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价值为 472.43 万美元,预计到 2031 年将达到 77,631.12 万美元。
根据我们的报告《亚太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2023 年的市场规模价值 472.43 千美元,预计到 2031 年将达到 77,631.12 千美元。这意味着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93.8%。
亚太地区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报告通常涵盖以下关键领域:
历史时期、基准年和预测期可能会因具体市场研究报告而略有不同。然而,对于《亚太地区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报告而言:
历史时期:2021-2022 基准年:2023 预测期:2024-2031亚太地区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由多家关键参与者组成,每家公司都为其增长和创新做出了贡献。一些主要参与者包括:
里卡多公司马勒有限公司EXOES SASXING Mobility Inc路博润公司Rimac Technology Ltd嘉吉公司Engineered Fluids IncGS Caltex Corporation壳牌公司亚太地区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报告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都有价值,包括:
本质上,任何参与或考虑参与亚太电动汽车电池浸入式冷却市场价值链的人都可以从综合市场报告中包含的信息中受益。